《体坛周报》新闻客户端 打开

【克观世界杯·往事】1982:暗黑的德国 复兴的意大利

克韩     05-26 11:11     体坛+原创

体坛+和AI球APP联合出品

体坛+记者克韩报道

1、希洪丑闻,德国之耻

1982年世界杯,对于联邦德国来说,是一次充满争议的世界杯。争议首先开始于小组赛中和奥地利的默契球,就是俗称的“希洪丑闻(The Disgrace of Gijón,希洪是两队的比赛地)”,也被叫作“希洪互不侵犯协定(Nichtangriffspakt von Gijón,Non-aggression pact of Gijón)”。

希洪丑闻发生地——大磨坊球场,也是希洪竞技的主场

争议的源头,是首次参加世界杯的北非劲旅阿尔及利亚在小组赛首轮打出了一场经典的逆袭,2比1战胜了德国队,这被誉为是1966年朝鲜击败意大利以来,世界杯历史上最大的冷门。在世界杯历史上,这也是第一个击败欧洲球队的非洲国家和阿拉伯国家——4年前的突尼斯虽然也在世界杯赢球,但他们战胜的是墨西哥,不过摩洛哥打平了联邦德国。

阿尔及利亚庆祝对德国打入的第二球

当时虽然贝利奶过非洲球队,说他们到2000年将赢得世界杯(这口毒奶直接堵死了非洲球队的路),但德国人确实太轻视阿尔及利亚这块前法国殖民地了。有个球员在赛前甚至说:“我们将把第七个进球献给我们的夫人,第八个进球献给我们的狗狗。”还有个球员说,这场比赛可以叼着雪茄打。

当时的德国队兵骄震主,主教练德瓦尔失去控制。最著名的案例就是:德瓦尔在决赛前说鲁梅尼格有伤,决赛可能只能坐板凳,但转身鲁梅尼格接受采访,就说自己一定会首发。最后呢?鲁梅尼格首发了。德瓦尔本人也有问题,他拒绝给德国球员看阿尔及利亚比赛录像,因为他怕球员会笑话他。他还打赌说:“如果德国输了,我立即坐下一班火车回家。”

结果,德国真的输了。阿尔及利亚随后在小组赛第二轮中0比2负于奥地利,但最后一轮3比2战胜了智利。两胜一负手握4分(彼时还是2分制)的他们,看上去出线已成定局。德国队虽然在第二轮如梦方醒,4比1大胜了智利,但却面临出局的危险。不过那个时候的赛制,小组赛最后一轮并不统一时间进行,这就给联邦德国和奥地利留下了操作空间。

其实阿尔及利亚对智利的比赛中一度3比0领先,这个比分会让德国和奥地利的操作非常困难(需要4比3或者5比4这样的比分),但智利队下半场追回两球,让德国和奥地利的任务变简单了:德国队只要1球或2球战胜奥地利,根据复杂的三队同分情况,就能和曾经的兄弟奥地利携手出线,把阿尔及利亚挤出第二阶段小组赛;而德国若赢3球以上,将淘汰奥地利,送阿尔及利亚出线;如果奥地利战胜或战平德国,则德国将被淘汰。

这是世界杯第一次扩军为24队比赛,其赛制留下了很多道德风险的空间,希洪丑闻就这样在人们的担心中开锣了。当时阿尔及利亚因为战胜了德国,成为了当地球迷的最爱,他们都希望阿尔及利亚出线。这些人把希望寄托于德国和奥地利之间的恩怨,因为4年前曾经3比2战胜过德国。

联邦德国开场10分钟打得还有模有样,赫鲁贝施(Horst Hrubesch)打入一球,德雷姆勒(Wolfgang Dremmler)也让奥地利门将作出了一次精彩的扑救,但这就此成为全场比赛第二脚也是最后一脚射正。此后比赛进入了默契球模式:双方大部分传球在自己半场,一旦有对方球员压过来,就回传门将,然后大脚开到对方半场,如此周而往复一二三四再来一遍;双方根本没有啥铲球,连射门看上去也是刻意打偏或者打得疲软没有威胁。

赫鲁贝施庆祝进球

半场休息的时候,有德国球员搂住奥地利球员的肩膀开始聊天,据说有人也提到了1比0就可以了这样的话,当然双方球员都否认这样说过。OPTA有1966年来所有世界杯比赛的技术统计,这场比赛下半场双方一共三脚射门,无一中靶。德国铲球8次,双方传准率都高达90%,奥地利本方半场传准率99%,德国98%。

这样的比赛让现场和电视机前的球迷都出离愤怒。奥地利电视台解说员西格尔(Robert Seeger)告诉观众,可以把电视机关了,最后时刻的比赛他一言不发。连德国人自己都看不下去,德国电视一台的解说一度拒绝评述,而另一个评述员施坦耶克(Eberhard Stanjek)说:“现在所发生的一切是一个耻辱,和足球毫无关系。随便说什么都行,但不是所有目的都能证明手段合理。”有个愤怒的德国球迷,甚至在球场焚烧了自己的国旗。愤怒的阿尔及利亚球迷,则在手里挥舞着钞票,指责双方被金钱收买。这也是这届世界杯,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个镜头。

西班牙当地一个媒体,把这场比赛的报道刊登在“罪案”版。而德国媒体也不客气,小报的一个重磅标题是“丢人(SHAME ON YOU)!”不过德国主帅德瓦尔很无辜,“我们只想晋级,并没有想踢球。”马特乌斯也说:“我们晋级了,这就是最重要的。”奥地利球员克兰克尔(Hans Krankl)也说:“我们晋级到了下一轮,我才不关心德国人是怎样呢。”

在竞技层面,希洪丑闻导致国际足联开始把小组赛最后一轮安排在同时比赛。但默契球并未彻底绝迹,2004年欧洲杯丹麦和瑞典打出了正好把意大利淘汰的比分,2010年世界杯小组赛智利和西班牙最后10分钟也出现了类似场面,而2018年世预赛南美区秘鲁和哥伦比亚的1比1也有类似情况。而每一次这样的默契球出现,联邦德国和奥地利都会被拉出来鞭尸陪绑。

2、世界杯历史第一屠夫

这届世界杯上联邦德国队的暗黑历史,远不止这场默契球。在半决赛中,德国队和法国队的比赛惊心动魄。顽强的德意志战车在加时赛还剩22分钟的时候仍以1比3落后,但最后时刻鲁梅尼格和费舍尔(Klaus Fischer)顽强扳成了3比3。到了德国人擅长的点球大战,法国人无法讨到便宜,最终只能目送联邦德国晋级决赛。

对于联邦德国来说,这本来是一个正面形象。但由于此前默契球已经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恶魔,场上的任何事件都会被放大,德国门将舒马赫的犯规动作,就此成为了新的争议焦点。多年以后,利特巴尔斯基还感叹:“那是我们在那届杯赛打出的两场最佳比赛之一,本来应该是德国足球的很好公关——本来应该是。”

当时比赛进行到第56分钟,场上比分仍是1比1。普拉蒂尼连过三人后一脚射门,球将将高出。门后的法国球迷拒绝把球还给场内,裁判就给舒马赫找了一个新球。舒马赫把球带回禁区,然后突然装作要再扔上看台。电视评论员说他在“开玩笑”,但法国球迷可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舒马赫在恐吓他们。

不到60秒后,普拉蒂尼传出妙传,队友巴蒂斯顿(Patrick Battiston)形成单刀之势。舒马赫和他的翼卫卡尔茨(Manfred Kaltz)都冲向巴蒂斯顿,巴蒂斯顿当时看着皮球,最后时刻把球挑过出击的舒马赫。球贴柱而出,但巴蒂斯顿已经看不到自己射门的结果了,因为他已经被舒马赫撞翻,倒地不起。

舒马赫从头到尾没有减速,但他显然知道自己的冲击力,所以在最后撞击到来前他稍微侧转了上身,避免自己受伤,他的髋骨重重地击中了巴蒂斯顿的面门,巴蒂斯顿倒地后人事不省,看台上很多球迷一度认为巴蒂斯顿已经死了。后来经过医生检查,巴蒂斯顿三颗牙齿折断,脊椎骨折,无法再继续比赛。这浪费了法国队的一个换人名额,因为巴蒂斯顿本来就是第50分钟刚换上来的替补。最终,法国队就是输在加时赛的体力上。

巴蒂斯顿被撞断的三颗牙齿

更具有争议的是舒马赫的态度。这个球员和后来英超的乔治·巴顿有相似之处,他在巴蒂斯顿受伤后毫不在意,在一旁玩着球。他在后来得知巴蒂斯顿伤情后,也还是轻描淡写:“如果他愿意,我可以给他付看牙医的钱!不管你们相信还是不相信,我当时就是冲着球去的。在同样的情况下,我还会那么做。”

舒马赫冲撞巴蒂斯顿瞬间

舒马赫甚至没有吃到一张黄牌——今天同样的动作,会吃到红牌,但1982年,很可能只是黄牌,黄牌都不给确实有点过了。舒马赫的举动,似乎再度证明了希洪默契球丑闻不是偶然:德国人似乎认为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后来在法国报纸的一次评选中,舒马赫当选为全世界最不受欢迎的人,排在第二的则是阿道夫·希特勒。

舒马赫最后的命运不太好:在1982年世界杯决赛中,他输给了意大利队;4年后德国再入决赛,舒马赫再次成为输家,这次他输的是阿根廷,而且被媒体指责对阿根廷至少两个进球负有责任。1987年他出版自传爆料德甲球员喜欢召妓后,被剥夺了俱乐部队长袖标,并永久地失去了入选国家队的机会。法国人认为:舒马赫的遭遇,说明老天还是长眼的。

3、金童出世,意大利复兴

德国队进入决赛的方式,让他们的对手意大利队突然成为了球迷的最爱。其实意大利队在打世界杯之前,也有自己的争议。托托内罗(Totonero)足球彩票丑闻让他们的明星射手保罗·罗西被禁赛三年(后上诉减为两年),尽管他在1981-82赛季最后时刻才复出,但主教练贝阿尔佐特还是带上了他。

意大利队在小组赛的表现糟糕极了,三场全平。这后来也成为了意大利队的一个特色:状态总是调整到淘汰赛才出。罗西的状态更是糟透了,本来就不赞成带他去世界杯的媒体因此叫嚣不停。1982年世界杯因为是24队参赛,第二阶段小组赛每组三队,意大利和1982版巴西以及卫冕冠军阿根廷分在了一组,每组只有一个名额能进入半决赛,意大利完全不被人看好。

但意大利队2比1战胜了阿根廷,随后巴西也3比1战胜了阿根廷,这意味着最后一场巴西队只要打平就可以出线。那一年的巴西,是艺术足球的巅峰代表,在世界杯战史上可以与1954年的匈牙利、1974年的荷兰等相提并论为“未能夺冠的最伟大球队”。意大利在对巴西的第二阶段小组赛中打出了一场绝世经典,其中神勇的罗西上演了帽子戏法,先后三次帮助意大利取得领先,最终3比2战胜了苏格拉底、法尔考和济科。

罗西确实是一个神奇的人物,意大利记者达尔文·帕斯托林曾经这么说他:“保罗·罗西不是一个球员,他是一篇小说。他被爱,也被恨。他经历成功,也经历失败。他曾经辉煌,也被人遗忘。他的职业生涯,可以填满一本《战争与和平》。”因为战胜巴西这场比赛中的帽子戏法,罗西后来的自传就定名为《我让巴西哭泣》。

罗西鱼跃冲顶

半决赛,罗西梅开二度,2比0轻松斩落缺少了最佳球员博涅克的波兰。最终的决赛,意大利有3万名球迷到场,其中包括他们的总统佩尔蒂尼。而全意大利共有3200万名观众守在电视机前观看了比赛,这迄今仍是单场比赛在意大利的收视纪录。这场比赛比对巴西那场比赛还要顺利,罗西先打开胜利大门,此后塔尔代利打入第二球(进球后的塔尔代利怒吼成为1982年世界杯的标志性镜头),阿尔托贝利再打入第三球,联邦德国第83分钟打入了一个安慰球,但失败已经不可改变。

在球队的归程,留下了足球史上一张经典的图片。意大利总统佩尔蒂尼和主帅贝阿尔佐特、球员佐夫、考西奥在回程的专机上一起打一种叫“扫帚”的扑克牌游戏——这是意大利最流行的两种牌戏之一。而他们的牌桌旁,则放着闪闪发光的世界杯金杯。就这样,意大利成为了巴西队之后,又一个三夺世界杯的球队。

最后阶段的6个进球,让罗西捧走了世界杯金靴和冠军奖杯,也拿走了欧洲金球奖。主帅贝阿尔佐特喃喃自语:"我从来没有怀疑过他。" 而罗西本人则说:"我只是受到了神灵的庇佑。"他家乡托斯卡尼的葡萄酒庄园,后来给他送上了1000瓶最好的美酒。但此后他因为膝盖的伤病渐渐走了下坡路,再也没回到1982年世界杯第二阶段小组赛之后的那种巅峰状态。1987年,他年仅31岁就退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