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人来说,煮熟的鸭子又飞了。
一个正常的人,做事之前肯定会考虑,我想要的是什么,我该怎么做才能达到我的目标。但我在中国队身上,看不到人类的正常思维,我弄不清楚,中国队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如果说中国队的目标是出线,那为什么打了三场比赛了,依然还这么保守?如果想拿分,能这样的打法吗?从三场比赛全队的表现,尤其是这场比赛看,中国队更像是一个拿着筛子舀水入缸的痴人,累的满头大汗却一点效果都没有,想追求的唯一效果就是:你们看,我已经努力了,我都出汗了。
现在既没有现代先进的打法,连以前传统的打法也没有打出来。其实,真想说,如果只会防守反击,那就干脆打防守反击好了。如果端着的枪连扳机都找不到,那还不如重新捡起生锈的匕首。
说到底,三场比赛最关键的症结都一样:那就是战术思路不清晰。第一场对韩国队,被人家传统的优势吓住了,根本没有考虑到第一场比赛的韩国队是整个12强最弱的韩国队,因为其队中大部分队员都是从欧洲飞回来参赛的。因此我们先是不敢斗,等到3比0落后了,才想起拼命。可是拼回两个球之后,又觉得可以向国人交代了。第二场主场对伊朗,又是被吓住。主场拿到1分还做欣喜状。这一场,则是认定能吃住对手,安排的阵容都很搞笑,以为能在两个边路上起球,由两个大前锋在禁区内解决问题。但两个大前锋的脚下技术都挺一般,技术类型相似。中场貌似人多,但三个中场的类型一样很相似,除了黄博文之外,在防守上都是弱项。结果,反倒是叙利亚的进攻更为犀利和主动。等到换下黄博文之后,叙利亚在通过中场时更有长驱直入的感觉。
在技战术层面上,中国队现在缺乏的,是场上清晰的技战术套路。队员们拿球之后,下一步动作是什么,这个动作能达到什么目的,这些在场上都看不出来。观众能看到的就是队员们在场上拿球之后,处理球的无目的性和随意性。
在精神层面上,中国队最缺乏的是决绝的勇气和全力以赴的坚持。缺乏目的性的疯跑即使累的吐血,也没有任何意义。男子汉不该用苦情表演去让观众同情,而该用破釜沉舟的气势去摧城拔寨。
不要埋怨顾超,如果把篱笆扎的紧些,如果进攻打的出色,顾超的这次失误本可以忽略不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