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新闻客户端 打开

世锦赛留守英国50年 保守让斯诺克运动走进死胡同

王晓都     04-17 16:21     体坛+原创

体坛+特约记者王晓都报道

4月14日,在2017年斯诺克世锦赛开赛前一天,世界台联在英国谢菲尔德举行了世锦赛落户克鲁斯堡剧院40周年的庆典活动,历届世锦赛冠军都远道而来,与今年世锦赛的32名参赛选手一起参加了庆典。世界斯诺克掌门人巴里·赫恩正式向外界宣布,世界斯诺克将与谢菲尔德签约,未来10年世锦赛将继续在克鲁斯堡进行,奔向第50个年头。这一消息的公布,也彻底打破了中国想要承办世锦赛的希望。

斯诺克运动作为英伦三岛的绅士项目,有着很悠久的历史。自从丁俊晖的横空出世,让世界台坛刮起了一阵中国风暴,加速了斯诺克运动的推广与普及。同时,为了应对斯诺克运动全球化的需要,相关管理机构也开始了适应市场化和商业化需求的改革。

2011年精于体育营销的商人赫恩上台,但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烂摊子。由于烟草赞助商的退出,大部分的赛事处于裸奔状态,赛事数量逐年下降,最为惨淡的时候全年只有6站排名赛。这个时候,中国市场进入到斯诺克掌门人赫恩的视野。越来越多的中国赞助商开始投身斯诺克运动,中国一下子取代了英国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垄断地位。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国斯诺克希望能够获得更多权益,例如承办世锦赛。按理说,中国拯救了处于危机之中的斯诺克运动,有权利去申办和承办世锦赛,更何况中国的办赛环境和条件已经得到了包括选手以及官员的认可。但这一切都被保守的英国人断然拒绝了。

在赫恩看来,克鲁斯堡剧院的历史厚重感是无法被任何其他地方取代的。“我们来到谢菲尔德,来到了这个只有不到一千个座位的小场馆,感受选手之间的激烈交锋,那种感觉没法替代。我不想以后自己的墓碑上写着‘这个人把世锦赛从克鲁斯堡盗走’。世锦赛都会继续留在克鲁斯堡。”

斯诺克世锦赛的存在,俨然成了这项运动保守的代名词。当下整个赛事十多站排名赛,只有世锦赛依然沿用了之前的32人赛制、留了世界前16种子直接晋级的特权。作为全年最为重头的世锦赛,却没有敞开大门,难怪世界排名第五的英格兰名将墨菲接受采访时吐槽,世锦赛赛制不公平,所有人应当都从资格赛第一轮打起,没有特权。

其他运动为了让更多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参与到世界大赛中来,不仅增加名额,还降低门槛。可是以英国人为主导的世界斯诺克倒好,一方面喊着响亮的口号,一方面却继续固步自封,还为自己的行为美曰其名“延续历史”,如此下去,恐怕只能让斯诺克运动发展之路越走越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