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VAR总结】提升准确率见效 多方面仍需提高

孙奇07-17 10:50 体坛+原创

体坛+记者孙奇报道

俄罗斯世界杯烽烟散去,留下的是列位看官的回忆与唏嘘。科技的飞速发展潜移默化中助推了近两届世界杯的改变,继2014世界杯首次引入门线技术之后,本届赛事则是全新推出的视频助理裁判(VAR)技术首次在世界杯赛场亮相。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足球比赛,减少错漏判的发生;但由于问世时间并不长,在某些场合的应用中也暴露出不够成熟的弊病。这是一个见仁见智、可以伴随其发展长时间讨论的话题。

助推足球前进不可逆转

国际足联公布的数据显示,VAR整体呈现出了相当积极的一面,减少错漏判即是一大明证。VAR在整届赛事被使用超过440次,由裁判员到场边回看录像的次数则为20次,其中绝大多数在回看后做出了改判的决定,整体判罚准确率由回看前的95%提升到了99.3%。含进球在内,VAR场均要进行约7次分析,有效地提升了裁判判罚的精准度。

VAR改变世界杯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点球数量的增加。全部64场比赛中,裁判共判罚29粒点球,在小组赛末轮就打破了此前20届的最高值(18个)。这29粒点球有22粒打进,其中裁判通过回看判罚的点球数量为10个。本届世界杯,定位球破门的数量超过了场均一个,达到历史最高值,它们与VAR的投入使用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除此之外,VAR的问世使得场上队员在禁区内做防守动作乃至无球状态下的“暗算”时很难再抱有侥幸心理。本届世界杯每块场地都拥有37个电视转播机位,这意味着部分队员耍小聪明就算一时逃脱了当值裁判组的法眼,也难逃摄像机镜头的捕捉与VAR的火眼金睛。对于视线有限的裁判员来说,这一特点有助于其更好地控制住场面,也会让球员在处理球、做动作时更加谨小慎微。

回顾本届世界杯的VAR使用,可以发现它的频率呈现出小组赛密集、淘汰赛屈指可数的特点。在一场定生死的淘汰赛中,尽管身体对抗更加激烈、攻防转换可能招招致命,但各位当值主裁还是较好地控制住了场面。在越位判罚这一边裁的重大课题上,VAR也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扼杀了好球提前被吹的可能性。总体看来,VAR的横空出世符合国际足球理事会对比赛判罚更精细的要求,在现代足球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

“灰色地带”永远存在

早在淘汰赛开打前,国际足联裁判委员会主席科里纳就曾表示:VAR在本届世界杯上的使用“接近完美”。显然,“接近完美”并不意味着毫无瑕疵,那剩余的0.7%往往会在比赛中制造极大争议。在淘汰赛大部分判罚的风平浪静后,决赛上半场VAR被推向了风口浪尖。

第34分钟,主裁判皮塔纳在回看录像后认定佩里西奇犯规确凿无误,判给法国队一粒点球,然而舆论对这一判罚各执一词,关于佩里西奇是否达到被处以极刑标准的口水战至今仍轰轰烈烈。而该场比赛法国队首开纪录的任意球制造过程中,舆论又纷纷指责裁判未及时借助VAR。

事实上,格列兹曼是否假摔不在VAR职权范围内。VAR的使用有严格的规定,只有当裁判员出现明显错误或视线外、且可能牵涉到进球、点球判罚或直接红牌的严重失察情况下,视频助理裁判才可以介入,这也能尊重主裁判的权威。

误判永远不该是足球场上的一部分,但争议会永远存在下去。足球竞赛规则中有不少条款中会出现“裁判员认为”的字眼,这意味着足球比赛中“可判可不判”的情形在所难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旁观者站在迥异的立场产生分歧再正常不过。无论是否借助VAR,判罚的最终决定者永远是主裁判,视频助理裁判无权做出任何判罚,只会在某些判罚的过程中为主裁提供参考意见。

“灰色地带”永远不会在绿茵场上消失,这对主裁判的业务能力提出了高要求:他们要做的不是简单机械地执行规则,而是审时度势,综合考量时间节点、场上形势、双方心态等,并用合理的解释、恰当的肢体语言以艺术的方式作出最后定夺。

除去关键判罚的争议外,VAR在部分细节上存在不少可以改进空间。它的存在可能会使部分裁判在吹罚时犹豫,想求助新技术却减少了黑衣法官该有的自信与气质;球员和教练也会因为点球数量的增加,重新审视防守动作尺度该如何控制。在对比赛流畅性的影响这一方面,VAR相比刚推出时已有不小的进步,但仍有上升的余地。此外,强如VAR也不可能完全消除场上争议,裁判员如何在恰当的时刻选择观看录像回放、避免遭到关于“偏向强队”的指责,同样是值得好好研究的课题。

VAR绝不是历史的倒车,门线冤案与上帝之手从不该改变比赛进程。正如任何新生事物一样,这项技术的日臻完善需要一个过程,绝非一蹴而就之功。它仍需历经岁月的磨砺与不断的自我修正,但前景无疑是光明的,理由很简单:其初衷是为了更好地服务足球比赛,让足球变得更美好。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