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俄罗斯世界杯启示:全能型足球成未来足坛主流

林卫国09-05 17:36 体坛+原创

文/林卫国博士

7月15日随着法国队时隔二十年再次登顶世界杯冠军,俄罗斯世界杯的帷幕徐徐落下,但它给我们带来的强烈视觉冲击和内心震撼将长久地留在我们的记忆中!

一、本届世界杯展现了世界足球发展的四大趋势

(一)世界足坛大格局未变,亚洲足球在徘徊中崛起

从本届世界杯进入16强队伍分析,欧洲占11席,南美占4席,亚洲1席,非洲和中北美及加勒比全部出局;进入8强的队伍,欧洲占6席,南美占2席;进入4强的则全是欧洲球队。

世界足坛欧洲独大的格局没有改变,从欧洲内部版图看,西欧、南欧足球受到北欧和东欧足球的强力挑战;南美紧随其后,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墨西哥传统强队的地位没有改变,哥伦比亚足球的崛起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南美球队在欧洲本土举办世界杯难以进入四强的魔咒似乎已经形成。

本届世界杯非洲和中北美及加勒比海地区球队表现平平,非洲除了塞内加尔表现尚可圈可点外,其他球队包括传统强队尼日利亚、埃及和中北美及加勒比海地区的哥斯达黎加等的表现均乏善可陈;亚洲球队则表现抢眼,除了沙特队表现稍逊色外,日本队小组赛胜哥伦比亚、平塞内加尔、小负波兰,最后以黄牌少的优势挤掉非洲塞内加尔进入16强,八分之一与比利时的比赛中在两球领先的情况下,被对手3比2逆转(比利时最后夺得本届杯赛的第三名),在五支亚洲球队中表现最为突出;伊朗、澳大利亚、韩国虽未小组出线,但在小组赛中面对世界级强队仍展现出强大的竞争能力,特别是韩国在小组赛最后一场2比0战胜上届世界杯冠军德国队中所表现出来的敢于与世界顶级强队争胜的勇气和顽强拼搏的精神赢得了全世界的瞩目和尊重!从2002年韩日世界杯开始亚洲足球在徘徊中崛起的趋势已然显现。

(二)本届世界杯是一个分水岭,全攻全守、全能型足球将成为未来世界足坛的主要发展潮流

上世纪七十年代,荷兰功勋教练米歇尔斯率先提出和实践了全攻全守的足球理念,把荷兰足球带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当时这个全新理念并不被世界足坛所普遍认可和接受。此后,其嫡传弟子克鲁伊夫1988年起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俱乐部通过近10年实践,并一手缔造了现在闻名世界的拉玛西亚足球学校,其“传控足球”的理念和足球就是“传接球的艺术”的理论(即闻名于世的Tiki-taka足球战术体系),帮助西班牙于2010年登顶世界杯冠军;之后,克鲁伊夫在继承米歇尔斯全攻全守足球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全能型足球”的概念和理论,并打算回到阿贾克斯俱乐部后继续其全新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完善其的理论体系,然而回到荷兰后不久,“壮志未酬,身先死”,一代足球天才于2016年因肺癌离世。但他的足球理念已被世界足坛广泛接受,他的弟子瓜迪奥拉在巴塞罗那、拜仁、曼城实践他倡导的足球理念和理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影响了范加尔、里杰卡尔德、阿拉贡内斯、博斯克、穆里尼奥、克洛普等名帅的执教,他们都在各自教练岗位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正是由于克鲁伊夫的倡导和以及上述名帅的成功实践,使得克鲁伊夫的足球理念和理论体系倍受世界足坛的推崇。经过近十年的发酵,终于在本届世界杯汇聚成一股难以抗拒的洪流。

本届世界杯“4231”全攻全守、攻守均衡的战术体系被普遍使用,前场高位逼抢,中场压迫,后场密集的战术打法基本上被所有队伍采用;前场和中场球员的轮转、中场和后场球员的轮转,甚至前、中、后场三条线的整体轮转成为现实,位置技术不再是固定的名词定义,球员超强的身体能力、完美的技术运用能力和严格的战术纪律,使得位置技术不再成为球员发挥自身特点和能力的限制;传控,特别是后场无谓的倒脚形成的控球优势,被后场密集防守,中前场凶悍压迫和逼抢,得球后迅速形成快速反击的效率型足球所取代。这种战术体系的根本改变导致本届世界超过一半的进球是定位球得分(角球、任意球和点球),反击得分占三分之一,而阵地进攻得分则明显减少!球员超强的身体能力、在凶悍逼抢下的合理使用技术的能力、球队在得球后迅速形成高效反击的战术组织能力是本届世界杯留给人们最为深刻的印象。

(三)速度与力量成为足球比赛获胜的关键因素

足球就是一场时空的游戏。在足球比赛中,球队整体无论使用何种战术体系,其目的都是限制对手进攻、防守的时间和空间,从而为本方赢得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运用技术和战术,以创造多于对手的射门得分机会。从球员个体来讲,一样也是限制和反限制,在进攻中,获得更多的传接球时间和空间,以支撑全队的整体战术的运用;在防守中限制对手传接球时间和空间,通过前场高位逼抢、中场压迫、后场密集防守限制和有效阻断对手的进攻。从这个意义上讲,球员个体的速度和力量在限制和反限制中起到决定性的关键作用。

俗话说,天下武功,无快不破。速度快更有利于获得发挥技术和运用战术的空间,有利于缩短进攻和防守的时间,提高作战效率。本届世界杯最典型的是法国的19岁小将姆巴佩,在淘汰赛对阿根廷、决赛对克罗地亚比赛中,利用其速度(带球奔跑速度达到惊人的10秒89)极短时间内就能摆脱对手的限制,轻易就能撕开对方的防线,获得破门得分的机会,其速度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成为法国队夺冠的功臣。

美国国家体能协会研究发现,力量是一切运动的基础。在足球比赛中,要想在一对一或者一对二,甚至一对多的对抗中占上风,重要的是力量,力量大的球员往往在与对手对抗中能扛得住对手,获得运用技术的有效空间。有了一定的空间,才有可能较合理地使用技术。世界顶级的球员如葡萄牙的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卧推重量在150公斤以上,每天训练的总重量达到惊人的24吨(包括腿部和核心力量);美国优秀篮球运动员詹姆斯卧推重量达到惊人的200公斤!力量出众,使得他们在比赛对抗中占尽优势,获得更多的运用技术的空间,同时也获得更多的得分机会,这是他们成为世界顶级运动员的根本保证。力量强的运动员,速度也较快,比如C罗,百米速度达到惊人的10秒7!

从遗传学的角度看,绝对力量的遗传度为35%;相对力量为64%;反应速度为75%;运动速度为50%;运动频率为30%。遗传度越高通过后天训练提高的空间越小,反之就大。因此,反应速度通过后天训练提高的空间小,而运动频率通过后天训练提高的空间就相对大。所以,在选材的源头上就必须关注这些指标,把具备速度、力量天赋的孩子选拔出来,则其未来发展事半功倍。

(四)团队力量创造奇迹

足球是一项团队的运动,一支球队要成为优秀的有战斗力的团队,必须形成独特的团队性格和精神气质,而赋予这个团队性格和精神气质的关键人物是教练员,教练员才是一支球队的灵魂。要成为这样一名优秀的教练员,不仅要有丰富的职业和社会经验及阅历,而且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良好的沟通、协调和组织管理能力,更为重要的是主教练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格。

优秀的有战斗力团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团结,而团结的基础是认同、信任、理解和责任。作为代表国家利益的国家队主教练,他的价值体系、目标体系、管理体系、执教理念、训练体系、比赛指挥体系等是否能得到球队所有成员的普遍认可,这是相互之间能否形成信任和理解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团队成员才能在团队中扮演好各自角色承担相应的责任。团队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就有了团结的基础,才能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形成有强烈取胜欲望、永不言弃的顽强拼搏精神,在比赛中才能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从而创造奇迹。

获得季军的比利时队和亚军的克罗地亚队在这方面做出了最好的诠释:比利时队在八分之一淘汰赛对阵日本队的比赛中,上半时就落后两球,在大家都觉得日本队胜券在握将创造历史的时候,下半时比利时顽强将比分追平,并在伤停补时阶段绝杀日本,进级8强;克罗地亚队在八分之一,四分之一和半决赛中都跟对手打满120分钟,而且每场比赛都是先落后再追平,再度落后再度追平,通过点球和加时赛绝杀对手最终历史性地打入决赛,要不是比法国队“多打一场比赛”(三场加时累计90分钟)全队透支了体力,法国队在决赛中不会赢得那么轻松。

其次,团队性格的养成、精神气质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是需要主教练长期与队伍在生活、训练和比赛中逐渐培养、建立起来的。比如法国队,在2006年多梅内克率领法国队夺得德国世界杯亚军后,继续带领法国队征战2010年南非世界杯,当时法国队拥有亨利、本泽马、阿内尔卡等世界级球星,被外界认为是夺冠大热门。然而,由于队伍不团结产生内讧,最终导致法国队小组赛即被淘汰出局。德尚接手法国队后,经过2014年巴西世界杯、2016年欧洲杯等四年的努力和多次大赛的打磨终于形成了一支具有独特团队性格和精神气质的法国队。本届法国队球员年龄结构合理、球队团结协作、有强烈的获胜欲望、顽强的斗志、严格的战术纪律,极高的训练水平,最终时隔二十年再夺世界杯冠军。

第三,团队精神的形成是需要物质基础的,光强调精神是片面的、不完整的。球队的训练水平是团队精神的物质基础。两者是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作用。良好的团队精神是保障球队在比赛中充分发挥训练水平的关键,而球队训练水平对团队精神起关键性的支撑作用。俗话讲,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进入四强的两支队伍克罗地亚和英格兰在淘汰赛中都经历过加时赛的考验,英格兰加时赛和对手打平罚球点球获胜,打破了在世界大赛中逢罚球点球决胜必败的魔咒;克罗地亚连续三场淘汰赛进入加时,其中两场罚球点球获胜,一场在加时赛时绝杀对手。两支队伍平时训练水平之高可以想见,正因为有平时高水准训练的不断积累,奠定了球队赢球的客观基础,关键时候球队的团队精神才有爆发的客观条件,而顽强的团队精神又保证了训练水平得以超水平的发挥,从而创造奇迹。

二、启示

(一)青训体系是关键,优秀是从小就形成的一种习惯

青训体系的重要性,不仅仅是对足球项目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对所有项目的发展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这一点早已被体育界所广泛认知。青训体系的健全和完善,就像工厂里稳定的产品生产线,保证源源不断出产质量稳定、合格的“运动员产品”,更重要的是保证不会错过、漏掉有天赋的孩子。毕竟像梅西、C罗、姆巴佩这样的天才球员并不常有,但只要青训体系健全和完善就一定能够等到他们的出现!

青训体系的建设是一个国家协会最重要的任务和义不容辞的基本责任,这一点德国、法国有着深刻的教训。法国、德国原来青训体系主要依靠职业俱乐部的青训体系,后来发现国家协会与职业俱乐部在青训根本目标和利益上存在着严重的分歧。法国足协从1982年开始创建克莱枫丹国家足球训练基地,并于1988年投入使用,并于1990年建立国家足球教育学院。法国足协从全国选拔年满13岁球员23名进入基地和学院培养,15支各年龄段国家队都在基地和学院训练、培养,通过十年努力终于在1998年首次夺得世界杯冠军。齐达内、亨利、博格巴、格列兹曼、特雷泽盖、阿内尔卡、马图伊迪、姆巴佩都是出自克莱枫丹国家足球基地和学院;德国在1994、1998年连续两届世界杯未进四强,于2002年起由德国足协下决心每年出资8000万欧元,在全国设立52个青训中心,专门负责选拔、培训13岁以上的青少年球员,每个年龄段选出100名优秀球员并长期跟踪进行专门培训,跟法国一样周一至周五由德国足协青训中心负责训练,周六日回各自俱乐部训练和比赛。通过12年的努力终于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第四次夺得世界杯冠军。

本届世界杯进入四强的法国、克罗地亚、比利时和英格兰,无一例外都是青训体系健全和完善的足球强国。法国、克罗地亚、比利时和英格兰这批球员,在国少、国青时就都拿过不同届别的欧少、欧青、世少、世青赛的冠亚军,他们的优秀不是到国家队才优秀,而是从小就优秀,优秀已成为他们足球生涯的一种习惯,这有赖于国家协会所建立的健全、完善的青训体系。

我国足球改革26年(从1992年红山口会议算起)来一直难以找到青训体系建设的正确路径和有效方法,有其自身的复杂性,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缺乏理论层面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层面的坚定探索,在青训体系建立上难以达成有说服力的共识;二是在改革过程中原有体系被打破后,新体系的建立没有找到落脚点和支撑点;三是由于管理体制的缺陷导致主要抓一线国家队而忽视青训体系的建设。要彻底解决问题应从三方面入手:一是理论层面要深入研究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科学的青训理论体系;二是从业务层面,以青训中心为依托,以赛事为核心,把青少年联赛与青运会、全运会、世少、世青赛通过年龄段设置整合起来,从而把国家利益、地方利益、俱乐部利益绑定在一起,形成发展合力;三是从技术层面,建立符合中国青少年实际和特点的青训大纲,统一青训的技术标准和要求。扎扎实实地工作、认认真真地奋斗8-12年,我国青训体系才能见成效,中国足球未来才有崛起的真正基础和切实保障。

(二)教练员是球队的灵魂

一支球队性格和气质的养成、技战术体系的形成都是教练员赋予的,毫不夸张的说,没有一流的教练员就不可能有一流的球队。

教练员培训应是国家协会最主要的工作任务和职责之一。教练员的成长是有其特定的规律和周期的。我国足球教练员培训体系早在2000年就开始按照亚足联的标准和要求搭建的,客观公正的讲这个体系的建立在近二十年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没有培养出亚洲级别,更不用说世界级的教练员,主要原因有四:第一,这么多年来教练员培训体系没有跟上世界足球发展的趋势和我国实际情况去做进一步调整、改革和完善,在教练员培训上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认知;第二,教练员学历资格教育与岗位培训混为一体,C级教练员培训门槛过低,教练员学历培训不足导致知识结构不完整,理论基础不扎实,欠缺继续提高和发展的后劲;岗位培训针对性不强,继续培训目的性不明确;第三,优秀运动员流失严重,必须打通优秀运动员培养成优秀教练员的通道。优秀运动员成长为优秀教练员有其先天的优势,从世界范围看,克鲁伊夫、瓜迪奥拉、德尚、齐达内、范加尔、里杰卡尔德、阿拉贡内斯、博斯克、克洛普、布兰科等世界级名帅都曾是世界顶级的运动员,当然也有像穆里尼奥、索斯盖特当运动员时并不十分成功,但具有执教的天赋,而成为世界级教练员的。而我国目前仍在一线执教的或者较活跃的仅有王宝山、高洪波、贾秀全等少数几位,而法国1998年夺冠队伍中就出了三位世界级的名帅:德尚、齐达内、布兰科;第四,教练员的成材有特定的规律和周期。除了系统的理论学习,获得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外,还必须有较完整的实践履历的积累,一般都是从执教青少年队伍起步,从助理教练员做起,再到执教职业俱乐部再到国家队教练的经历,没有12-20年的努力想成为优秀教练员是难以想象的。

(三)体能、技术、战术、团队精神的整体性要求达到极致

本届世界杯32支队伍,已没有明显的传统意义上的强弱之分,各支队伍在体能、技术、战术和团队精神的整体表现都达到很高的水准。

从体能上看,运动员在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协调和心理的整体能力普遍达到较高水平,特别是在耐力、速度和力量上表现突出。据统计,每场比赛运动员平均奔跑距离在1万米以上,最高的接近1万5千米,其中高速度奔跑占到30%左右;球员速度更快、力量更强,比赛节奏、攻防转换速度明显加快。

从技术上看,传接球成功率平均在50%以上,好的球队高达80%的成功率,在贴身逼抢下合理使用技术的能力普遍得到发展和提升,任意球、角球得分明显增加;合理地使用技术,使得比赛攻防转换的成功率提高,比赛变得比以前更具观赏性。

从战术看,全攻全守的战术被普遍采用,无论使用4231、4141、442、433、352阵型,都采用前场高位逼抢、中场压迫、后场密集的打法。全攻全守战术对球员的要求更高,球员不仅要体能超强,而且还必须具备合理使用技术的能力、战术组织能力。三条线在攻守转换过程中频繁轮转,位置技术已不再成为球员的限制。传统意义的高中锋,已被全能型高中锋所取代,不仅在进攻时能得分,还能成为全队进攻的支点,在前场拿住球并为同伴助攻,还能撤至中场协助组织,甚至退至后场参与防守,比如,比利时的卢卡库、俄罗斯久巴、英格兰的凯恩、法国的吉鲁等都是杰出的代表。

团队精神发挥重要作用,如前所述,不再赘述。本届世界杯在体能、技术、战术和团队精神上所表现出来的整体性已发展到极致,未来将对球员有着更高的要求,全能型球员、全能型球队将是未来足球的主要发展方向。

(四)比赛的要求就是训练的根本指南

本届世界杯标志着世界足球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对运动员体能、技术、战术和球队的团队精神有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如何提高足球的训练水平,跟上世界足球的发展潮流和方向,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紧迫的任务。训练的目的就是为了比赛,训练与比赛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因此,从这个意义讲到,训练应紧紧围绕比赛的标准和要求来规划、组织。

国家队应以世界杯赛事的标准和要求为指南来规划、组织训练;国奥队的训练应以奥运会赛事的标准和要求为指南来规划和组织;国青、国少队的训练要以世青、世少赛的标准和要求为指南来规划和组织(其它项目同理)。

各级国家队必须按照各自世界级赛事的标准和要求,来构建队伍完整的体能、技术、战术结构体系。说的极端一点,达不到比赛标准和要求的训练强度和量都是无效的训练;达不到比赛标准和要求的技术和战术训练,都是无效的训练。训练的内容、强度和量都无法满足比赛的需求,那只能是花架子,中看不中用,白白浪费时间、精力和金钱!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