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次名出线埋隐忧 复赛PK众强敌困难重重

陶渊10-04 22:52 体坛+原创

      体坛+特约记者陶渊报道

      1比3,中国女排不敌意大利,吃到2018年世锦赛的首场失利,从而以4胜1负的成绩晋级16强比赛。整个小组赛,中国女排的成绩符合预期,比赛过程打得也相对纠结,主要原因便在于各技术环节仍有进步空间。发球与一传环节的弱势,对中国女排的影响较大,或在之后的比赛中进一步制约球队向更好的成绩冲刺。而球队伤员多,部分队员状态差,教练组用人略显捉襟见肘。

      发接发乃现代排球生命线 中国女排两技术下滑明显

      不敌意大利,中国女排在发、扣、拦三大主动得分环节全面落后对手。发球输掉4分,意大利队三位主接一传的队员坚持了全场没有崩溃,无攻的球也比较少。而中国女排方面,多名队员出现了一传严重不到位的情况,直接丢分8次。根据官方技术统计,中国女排82次一传只有18次到位,效率仅为12.2%。这样的数据面对意大利这样的强队自然很难赢球。

      接发球效果差,并不是只在对意大利的比赛中出现。小组赛前四场,中国队的一传也受到了冲击,尤其是对算不上强队的加拿大和保加利亚时也十分明显。里约奥运会后,中国女排在一传环节的整体状态有了下滑,即使接应位置龚翔宇参与一传体系,减轻了主攻手的压力,但自由人位置以及主攻位置的一传状态都波动起伏太大。

      接发球效果不如对手,也说明中国队的发球冲击力不够。从国际排联官方数据榜来看,中国队发球效果最好的是朱婷和李盈莹,但局均只有0.24分,排在总榜的50名左右。从比赛过程来看,中国女排在小组赛的发球稳定性不错,而攻击力不足,无法冲击对手的一传线。

      用人捉襟见肘 伤病多状态差教练组需精打细算

       “一传是生命线”,在一传效果不好时,二传分配球受到限制,球队只能依赖调整强攻突破。而中国女排除了朱婷,其他攻手都不具备承担调整强攻的能力,效率会大打折扣。为了改善进攻问题,中国女排也尝试进行多套阵容演练,最常用的策略便是用李盈莹来换下张常宁或者刘晓彤,在部分场次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主力主攻手张常宁在8月份左腿膝盖韧带撕裂,缺席了亚运会,全力备战世锦赛。从小组赛来看,张常宁的一传保障仍是全队值得信赖的对象,但肉眼可见她的弹跳与移动仍受伤病制约。一个月的恢复期,发力腿厚重的医疗级别护具,都令其与自己的最佳状态有差距。即使在对阵土耳其的关键比赛发挥不俗,但面对意大利的高拦网,张常宁仍打得十分吃力,攻拦效果不佳。

      郎平指导习惯性用李盈莹替换张常宁登场,问题再次产生:一是李盈莹的一传、保障尚没有自保能力,不得不令朱婷承担更多的保障任务;二是面对意大利这样的高大拦网,李盈莹的突破能力也有限,并不能为朱婷分担得分压力。如何为朱婷选择合适的对角主攻,教练组在之后的比赛中或许需要更精细地算一算账。

      用人的捉襟见肘还体现在其他位置,比如曾春蕾受困于腰伤,无法扮演雪中送炭的角色;比如替补二传姚迪的状态与心态有些崩溃,几次登场有些令场面雪上加霜。世锦赛漫长,丁霞伤病不轻,指望张常宁支援右翼也不现实,“二点换三点”战术是否就此不见于江湖?

      前路漫漫,困难重重,中国女排只有两天的时间来调整,就要踏上第二阶段的征程,先后面对泰国、阿塞拜疆、美国以及俄罗斯队,场场都是硬仗。

女排世锦赛  /   中国女排  /   朱婷  /   李盈莹  /   张常宁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