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乒赛场外有座“移动博物馆” 马龙冲击“镇馆之宝”

李婷04-22 11:52 体坛+原创

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李婷发自布达佩斯

位于布达佩斯市郊的匈牙利会展中心在本周迎来了一场乒坛盛世,场内,第55届世乒赛激战正酣,观众们可以欣赏到当今世界乒坛最高水准的较量,场外,从上海“空运”而来的国际乒联博物馆,又为球迷们延展出乒乓球这项运动的历史画卷。

在由会展中心改造而成的乒乓球赛场外围,一座可以“移动”的博物馆吸引了不少人的驻足,三面印满了由史至今乒乓球名将的画壁、十个陈列着乒乓球历史展品的展柜,述说着乒乓球和世乒赛的前世今生。

国际乒联博物馆2003年成立于瑞士洛桑,是国际乒联唯一宣传乒乓球历史的机构,鉴于中国乒乓球对于世界乒乓球发展的贡献,经会员国一致认可,国际乒联决定在2013年将博物馆迁往上海,位于黄埔区的这座国际乒联博物馆最终于2018年3月31日正式开馆。

就像故宫、卢浮宫、大英博物馆这些世界顶级博物馆会将藏品借出到其他地方展览一样,国际乒联博物馆为了让更多的球迷了解乒乓球的历史和文化,便会在世乒赛举办期间进行巡展,将乒乓球的历史故事和历史物件带去到更多的地方。

本届世乒赛,国际乒联博物馆花了五万元将各种陈列空运至布达佩斯,4月21日世乒赛正式开幕,这座移动的博物馆也正式亮相。相较于两年前杜塞尔多夫世乒赛期间侧重于世乒赛的历史,本次国际乒联博物馆更多的陈列是在于展示匈牙利和欧洲乒乓历史与文化的传承。

曾经的匈牙利乒乓球有多强?看看如今的中国队就知道了。作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乒坛霸主,匈牙利乒乓球队特别是男队可以说是世乒赛上夺冠的常客了。因为实力强大,匈牙利也曾多次举办世乒赛,1929年、1931年、1959年,再加上今年,世乒赛已经是第四次来到布达佩斯了。

因此“匈牙利乒乓球”便是此次国际乒联博物馆展示的一个重要内容,博物馆向现今的球迷介绍了匈牙利乒乓球历史上的各位名宿,维克托·巴纳的名字和照片多次出现,曾拿到过22枚世乒赛金牌的巴纳是世乒赛历史上夺冠次数最多的选手,由他撰写的《How to win at TABLE TENNIS》这本书就静静躺在博物馆的展柜里。

从1902年到2000年期间每一次变革后的乒乓球拍,从1890年到本次世乒赛期间每一次变革后的比赛用球,以及早在1897年、1902年所使用的球网,都是本次国际乒联博物馆在布达佩斯世乒赛上的展示。据国际乒联博物馆工作人员李子夜介绍,来参观的观众对这些历史藏品是最感兴趣的:“因为大家都没有见过,想也很难想象出以前的球拍、球网是什么样的,所以看这些藏品的观众最多。”

除此之外,最引人瞩目的展品便是一座世乒赛男单冠军奖杯,这座圣·勃莱德杯的所有者正式是匈牙利名宿巴纳。曾在1932至1935年收获了世乒赛男单的四连冠的巴纳,无疑是匈牙利和世界男子乒坛的代表人物,而匈牙利的传奇球员也不单单只有巴纳一人,玛利亚·梅德扬斯基曾包揽了前五届世乒赛的女单冠军,这个成绩无人能敌。

根据国际乒联规定,连续获得三届或者不连续获得四届以上世乒赛男单或者女单冠军的球员,可以拥有一座冠军奖杯一半大小的复制品,但可惜的是,在维克托·巴纳和玛利亚·梅德扬斯的时代,国际乒联还没有此项传统,这两名匈牙利名宿的复制奖杯则是由个人所捐赠的。

在中国乒乓球队的历史上,庄则栋和王楠因为三连冠曾收到过冠军奖杯。而王励勤和邓亚萍虽然也分别拿到过世乒赛三冠,但由于不是三届蝉联,因此遗憾地与复制奖杯擦肩而过,但是对于在苏州世乒赛和杜塞尔多夫世乒赛上分别拿到男单、女单两连冠的马龙和丁宁来说,机会来了,如果他们能够在本届布达佩斯世乒赛上成功卫冕,两座奖杯的复制品也能够被他们二人永久地抱回家。

2019世乒赛  /   马龙  /   丁宁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