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 耿鹏飞
“普通却自信”,这个流行语来自脱口秀演员杨笠的一次表演,用来讽刺部分男性群体的盲目自信,尤其表现在男女关系上。
“普却信”一时成了热搜,不少女同胞晒出“普却信”实锤的聊天截图,语境和话术的确令人捧腹。
一如互联网下的舆论规律,一切能成为流行语的词汇都会被泛滥地使用,定义也会越来越宽泛,但凡沾边即被套用。
上一个被大批量扣在男性身上偏负面意味的词汇是“渣男”,这个词泛滥化使用的一个弊端是不分性质恶劣程度而随地乱用,造成的乱象是可能女孩不舒服男孩让多喝热水会被吐槽“渣男”,而面对罗志祥的时间管理时却无奈词穷,只能在“渣男”前加了一上一大堆前缀般程度副词:这也太太太太太太渣了吧!
“渣男”被乱用的副作用是:扩大了攻击范围,不仅伤及无辜,也在关键场合严重降低了这个词的杀伤力。
说回“普却信”,普通本是众生常态,自信也是积极正向的情绪状态,连在一起,却成了带有嘲讽意义的负面词汇,很难说这是汉语言的博大精深还是互联网短平快的扭曲力场使然。
甚至,“自信”在某些语境里都变成了一个负面的词汇,比如:“你怎么就那么自信呢?”
其实,杨笠口中那种盲目自信的态度其实错不在自信,而是在是否进取。
如果男孩努力工作,自律健身,那么他表现得自信一点有何不可?
如果你做到了0分,但吹出去100分,这是毫无根据的,这就是盲目自信且不思进取;但如果你做到了80分吹到了100分,这是可以接受的,自信又进取,而如果想更得体一点:要么努力做到100分,要么下次吹牛的时候搂着点,不要吹爆表就可以了。
体育运动员对进取心和自信心两个素质的要求几乎是苛刻的。
关于进取心,这是一个竞争高度激烈,淘汰率极高的领域,不进则退几乎适合全行业的人,只是退得多退得少看天赋和此前的积累罢了。
关于自信心,这是一个每天每时每刻都要直面胜败的行业,成王败寇,残酷又真实地循环着,如果你没有信心,会在运动场上就被对手打垮,反复鞭笞...
自信心其实就着这样的道理: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
当林书豪因为伤病渐渐淡出NBA舞台来到中国打球的时候,回首自己的NBA生涯,他依然是那么痛苦和遗憾,甚至有过以泪洗面的心理低潮期,在外界看来,一个黄种人后卫,林书豪在NBA取得的成就已经是亚裔后卫的上限了,但林书豪自己并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自己应该是一个NBA球队绝对先发级别的控球后卫,这是他的自信心,而他的进取心的,在美国的环境下,他无数次被看低然后打所有人的脸,以及无数次从伤病中走出来,自信心和进取心都成就了他出色的NBA生涯,但凡林书豪的心态是“我能打上NBA就不错了”,恐怕我们就无缘得见“林疯狂”那段职业体育史上的传奇故事了。
说回标题中的中国男足,一直以来,他们公众眼里简直不能用“普通”来形容,甚至可以用“糟糕”来定义,再加上过去几年中超球员收入暴涨,舆论对他们的负面评价更甚,似乎他们非常适合“普却信”的攻击范畴。
但问题是:中国男足自信吗?
这一波年轻球员中的佼佼者,比如韦世豪,在接受采访谈到留洋时坦承:我试过了,但我踢不出来...
而中国足球留洋代表人物之一孙继海最近聊到现在的中国足球:现在的中国男足,球员们没有自己的特点,射门、盘带、头球...没有哪一项拿出来说是亚洲一流的,可能就武磊的速度可以算是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吧。
自信心和进取心其实是伴随的,孙继海之所以可以这么聊,是因为在他的球员生涯有足够多高光的时刻:后场极限1V4的防守在英超历史上也是有他一号,和当世最好的球员之一C罗在边线缠斗不落下风还让C罗赔上一次犯规...
回望02年前后的国足,看看那时球员们的绰号:范志毅,范大将军;李玮峰,大头、球霸;李毅,大帝;高峰,浪子、快刀...
这些带着一点武侠江湖气的绰号,既区分风格,又彰显霸气,他们在不同的俱乐部总有一方豪强的诸侯气度,以至于这么一伙人到了国家队,教练总得先想办法让这些人能够和平相处...
现在我们国内最好的球员武磊,气质上给人一种邻家男孩的感觉,阳光,略显腼腆,至于“武球王”的绰号,也多半是一种善意的调侃和对留洋独苗的美好寄托。
最近帅出圈的李嗣镕,其老爸李明其实毫不夸张的说,无论颜值还是球技,年轻时都稳稳压过眼下的自己儿子一头!
当年,他们嘴里都自诩“亚洲第一前锋”、“亚洲第一后卫”,虽然未必到这个层次,但取法乎上尽得其中,那一批国脚中的确有不少同位置亚洲一流的球员。
而说到进取心,那一代球员至今仍是中国足球留洋的黄金一代,孙继海、范志毅在英伦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杨晨、谢晖在德甲德乙沉浮坚持;李玮峰甚至到韩国K联赛拓荒...
范志毅那段国足1-5惨败给泰国队之后的那段慷慨激昂的侃侃而谈,听着是多么过瘾啊:“中国足球,脸都不要了!”;而当那段一时的即兴表达逐步兑现,看着又是多么伤感和滑稽...
在那个年代,亚洲足球尚未出产类似孙兴慜这样的世界级球星,而那批国足的最好成绩也仅仅是跻身世界杯决赛圈和本土亚洲杯亚军,随后他们和那次对阵中国香港诡异的净胜球计算失误一起,开启了中国足球在亚洲赛场的下车道。
在足球行业内,我们其实无比怀念那时的国足;但在足球圈之外,站在社会行业视角去评估他们的成就的时候,其实也是相对普通的,但那时整个社会也能或多或少感受到他们的自信:比如高峰和那英的恋情,总给人一种那英倒追的感觉,搁到现在你能想象一个娱乐圈天后级别的艺人和一名足球运动员谈恋爱,还倒追?
里皮初次接手国足的时候,首先强调的就是“自信”:希望我的队员明白自己可以亚洲的任何一个对手等量齐观,他也至少做到了在世预赛的层面上正面击败韩国队,但终究眼下的国足,实力差距太大,没能把自信一直延续到底。
而眼下的中国足球,凛冬已至,此前的泡沫正在破碎,糟糕的财务状况会让整个中国足球更加普通,至于自信?
2020年过去了,我很怀念20年前,那个普通又自信的中国男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