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新闻客户端 打开

【中超大洗牌漫谈②】投资环境和投机环境的差别

王勤伯     03-02 12:25     体坛+原创

笔者按:这个系列文章,并不是讨论国外足球的先进经验,而是讨论中国足球职业化以来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给今天造成的困境。如果我们不能对自己的职业足球进行较好的审视和整理,必定会换着方式走进不同的死胡同。

相关阅读:【中超大洗牌漫谈①】职业足球是资产还是资本问题?

体坛周报全媒体驻意大利记者 王勤伯

上一篇专栏谈到了资本和资产的差别,中国职业足球是资本疯狂但俱乐部资产又极度渺小,这是为什么从数字看红红火火繁荣鼎盛从成绩和叙事看却又一地鸡毛。

这个话题未来我们还可以展开聊更多,也希望财经、法律等领域的人士能够更多参与到讨论中,因为职业足球话题其实早已超越了体育本身,光是一群老记和老球迷谈论“中国足球如何搞上去”是毫无意义也严重和时代脱节的。

今天和大家聊的是“投资环境”的问题。在为资本辩护的声音里,一些人喜欢责怪“大环境”不好,甚至说得更直接——“中国足球投资环境不好”。

中国足球真是个丧气的话题,很多时候聊起别的话题都能联系到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聊到中国足球,先是成绩,再是烧钱,然后归化,再到体制,最后又从足球体制扯到更大的体制,各种吐槽,一地鸡毛。

熟悉我报道的读者应该很清楚,我一直不喜欢参与关于“足球和大环境”话题的讨论。因为我认为这个话题根本就不成立。

中国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进步,这是无法否认的。如果足球出了问题就认为是大环境不好,那么怎样的大环境才是足够好?有很多国家在经济、社会领域问题多多,但足球不错,是否说明这些国家的大环境很好?

足球俱乐部的投资并不比投资IT业更复杂。足球俱乐部投资是一件非常清晰明了的事情,无论是涉及支出的薪水、运营费用,还是涉及收入的赞助费、电视转播等方面的数据,都是可以预估的。投资人需要选择的仅仅是如何维护收支平衡,如果收支不平衡,投资人需要决定往里面贴更多钱,还是减少支出。

这个规则在任何一个拥有职业联赛的国家都成立——没有谁会要求一个投资者让职业俱乐部身上固定砸多少钱,而是你到底愿意怎样花钱。在欧洲,大多数的俱乐部老板是花个人财富来养球队而不是把球队挂靠在企业名下,他们的花钱方式和个人喜好直接相关,有过莫拉蒂这种每年填写6000万+的支票填补国际米兰亏空的主席,也有洛蒂托这种抠门,不仅自己从俱乐部领工资,他的家政企业还得从拉齐奥赚走一笔,每年的清洁、保安等费用高达千万欧元。

中国足球近年引人注目的一些操作,老板并不是在投资足球,而是在投机。投资和投机之间有着很多区别,体现在足球里面,一个很重要的差别在于,投机者并不在于成本核算,只在意效应。

这是为什么中超联赛出现了一个接一个畸形的俱乐部:青训很差,梯队甚至也得不到经费保障,一线队成绩也不一定就很好,但是外援总是让世界震惊的天价。

在退出中国足球的企业里,各种各样的剧本都存在。例如权健。权健是近年中国足球的重要一页,他们真的能烧钱,从中甲烧到中超,签过卡纳瓦罗也签过帕托。能这样烧钱、需要这样烧钱的,首选行业当就是传销了。可以说,天津权健是昔日中超球队企业冠名的最大受益者。否则谁会知道这家传销企业?

苏宁对足球并不是当年发家过程中对零售业的投资方式,而是以融资为目的。我记得在苏宁收购江苏舜天、国际米兰、PPTV那段时间,很多人都在吹嘘苏宁体育融资几百个亿,搞一两个足球俱乐部算什么,这点钱苏宁绝对烧得起,而且烧钱会帮助苏宁获得更多融资。

那段时间读到的印象最深的一篇文章是资深体育经理人棋哥的一篇专栏。原话我不记得了,大概的意思是,像他这样搞了一辈子体育产业的人,宁愿承认自己思想陈旧,也不愿认可这种永远不知道如何把花出去的钱赚回来的烧钱模式。

棋哥说的是对的。其实也就短短几年间的事情,现在江苏解散、PPTV失去几乎所有核心版权资源(还能维持多久?)、国际米兰距离出售也只剩一步之遥。而且无论是在江苏队还是在国际米兰,都爆出了大面积欠薪的丑闻。

把问题归咎于大环境的人认为苏宁是时运不济,除了借款给恒大200亿陷入困局,原本准备在蚂蚁金服上市的时候大赚一笔,结果蚂蚁金服上市又被叫停了。

读到这里,我想反问,这难道不说明大环境和大体制整体情况还行吗?恰恰是国家及时出手叫停了蚂蚁金服上市,才避免了一个巨大雪球的产生,也避免了跟着马云圈钱的企业大捞一笔,我等韭菜有何理由跟着投机者去骂大环境?

足球涉及的“大环境”更多和当地经济氛围和政府态度有关。恰恰由于这项运动非常牵动人心,这才使得很多地方政府(省级或市级)愿意给投资足球的企业一定的照顾和优惠,例如地皮等黄金资源。投资中超俱乐部的企业从足球里得到的投机好处,其实是远远大于国外俱乐部的。

中国足协有没有原罪?当然有。在评论一里我曾提到——陈戌源作为第一位非体育系统出身的足协主席,却触及到了一些此前那些体育系统出身的主席未曾触及或不敢触及的问题。

中国足协过去那些体育系统出身的官员,一方面希望有更多的人投资足球,另一方面又对足球投机缺乏清晰的认识和管理能力,这是他们的原罪,而且这个原罪从1994年中国足球职业化开始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

足球职业化,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内容都必须专业人士参与,很多足球发达国家的足协负责人并不是体育系统出身。陈戌源刚上任不久就瞄准了投机行为开刀,真不是坏事。

俱乐部中性名,不仅是让中超俱乐部和国际接轨,而且立即就让投机者少了很多的炒作空间。而且,再加上限薪令,此前被投机者过分抬高的门槛被放低了,踏踏实实、希望搞好足球的投资者就有机会获得自己的空间。

那么,陈戌源针对投机行为的出手是不是导致苏宁投机足球失败的导火索呢?我认为不是,江苏队解散时无人愿意接手的5亿债务,不是几天之内就能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