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新闻客户端 打开

【冬奥·人物】闫文港摘铜 让世界见证“中国速度”

宫珂     02-12 09:19     体坛+原创

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 宫珂

从无到有,中国队进步的速度如昨夜“雪游龙”赛道上的钢架雪车般高速飞驰。2月11日晚,在北京冬奥会男子钢架雪车比赛中,首次参加冬奥会的小将闫文港以4分01秒77收获季军,以一枚宝贵的铜牌证明了队伍的强大实力,也实现了中国钢架雪车选手在冬奥会上奖牌“零”的突破。这是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冬奥会上收获的第七枚奖牌,也是中国选手首次在钢架雪车项目中站上奥运领奖台。这位97年出生的小将,改写了中国钢架雪车的历史。

闫文港和殷正已经将中国的钢架雪车推上了一个新高度,透过北京冬奥会的这扇窗,中国钢架雪车也正在得到更多的关注。

钢架雪车是冬奥会上一项古老而典型的运动,早在1928年的圣莫里茨冬奥会上就已经成为正式比赛项目。但在近百年之后,这项历史悠久的运动才开始在中国逐渐开展起来。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后,中国钢架雪车国家队于2015年成立。虽然建队时间不长,但这支年轻的队伍却在平昌、北京两个冬奥周期中突破不断。在北京冬奥会的“雪游龙”赛道上,中国钢架雪车队也向世界展现了“中国速度”。

中国钢架雪车如何“从无到有”?

最早国内并无专业的钢架雪车运动员,钢架雪车国家队在成立之后便开始着手选材工作。在钢架雪车领域,跨界跨项选材则是颇为常见的选拔方式。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女子组冠军艾米·威廉姆斯、蝉联2014和2018两届冬奥会女子组冠军的利兹·雅尔诺德以及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为亚洲选手首开纪录的韩国选手尹诚彬,都是由田径项目转项而来。这是因为钢架雪车项目要求运动员有出色的爆发力,能够在推车起跑阶段为钢架雪车提供足够大的加速度,田径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也与钢架雪车项目所需要的条件颇为相似。

参考国外的钢架雪车队员选材标准,2015年8月,钢架雪车国家队完成了第一次跨界跨项选材,在平昌冬奥会时为中国队创下历史的耿文强以及在北京冬奥会亮相的闫文港,都是来自这次选拔,在入队之前,两人都是跳远项目运动员。

对跨界跨项而来的新队员们来说,钢架雪车依旧是一项陌生的运动,在尝试与磨合之间,队伍也在一直在更新成员。在初次选拔完成之后,钢架雪车队又完成了几次跨界跨项选材。此前在北京体育大学读书的短跑运动员殷正,则在2017年加入了队伍。

在选拔出合适的运动员之后,钢架雪车国家队的征程这才刚刚起步。当时国内还并没有钢架雪车赛道,队伍只能在冬季辗转欧洲和北美地区,一点一点地熟悉每一条赛道的特性,而且最初队员们也只能租用或者是重新利用被其他人淘汰的器材,因为器材不合适而带来的事故和受伤也在所难免。夏训期间,钢架雪车的队员们便在国内进行一部分体能训练,并利用由轮子替代钢刃的模拟训练器,苦练推车出发技术。

随着北京冬奥会的临近以及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的建设的完成,钢架雪车国家队在国内拥有了一条标准赛道“雪游龙”,也有了更完备的训练设施。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配套有一座专门练习赛道出发的训练馆,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科学训练小组组织研发的数字化科学训练辅助平台也在这里投入使用,队员们的每一次推车滑行速度与效率如何以及哪些细节仍需提要提升,都有数据可循。

除了拥有自己的主场赛道和更加科学的训练环境之外,钢架雪车国家队拥有了自己的器材,以往租借与回收利用他人的器材也成为了历史。在北京南郊的二七训练中心,队员们还会利用风洞实验,掌握在钢架雪车上滑行的最佳姿态,并对器材进行测试并改进。

以往在钢架雪车赛场上,欧美运动品牌设计和制造的连体服与钢架雪车鞋占据主流,但中国队队员们在北京冬奥会的赛场上将穿上由安踏原创设计重量更轻、却能有效减小风阻的战靴。经过测试,这款战靴在起跑推进阶段相较其他品牌可平均提高0.023秒。有时钢架雪车项目的胜负差距精确到百分秒单位,推车起跑又是钢架雪车比赛最重要的技术环节,能够在这一阶段提升速度,可谓意义重大。正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运动员们来说,能够通过器材装备提升成绩事半功倍,他们也可以在推车起步之外的其他技术环节投入更多精力。

系列故事:

【冬奥·人物】平昌到北京 中国钢架雪车刷“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