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全媒体特约记者 黄思隽
人的悲喜并不相通,即便是感情深厚的亲兄弟。当乌利·赫内斯因高调运作维尔茨的转会遭遇惨败而沦为笑柄,弟弟迪特·赫内斯却在自己再熟悉不过的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手舞足蹈,因为他的儿子塞巴斯蒂安率领斯图加特4比2击败黑马比勒费尔德,结束长达18年的冠军荒,捧起了队史第4座德国杯。
半路杀出一个利物浦
由于两大流量担当拜仁和多特蒙德都早早出局,就连卫冕冠军勒沃库森也在半决赛被德丙球队比勒费尔德爆冷淘汰,使得这场由德甲第9对阵德丙冠军的德国杯决赛看上去多少有些尴尬。更显尴尬的是,迎来决赛的这一周,维尔茨的转会传闻铺天盖地,并在决赛前一天传出令人震惊的消息:维尔茨已明确拒绝拜仁,决定投奔英超冠军利物浦!决赛当天,拜仁俱乐部主席海纳亲自证实道:“(体育董事)埃贝尔已经告诉我,维尔茨倾向于去利物浦。至于他们与勒沃库森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我就无可奉告了。”
德国杯比赛当天,拜仁主席海纳证实维尔茨拒绝了他们。
对于拜仁球迷来说,尤其是那些仅仅通过本国媒体获取信息的德国本土球迷,此事的反转可以说是毫无征兆。按照以《图片报》为首的报道,维尔茨明明在本月初向想要把他带去皇马的哈维·阿隆索表明“非拜仁不去”的态度,随后甚至传出了他已经与拜仁达成两份协议(即一份从今夏开始生效,另一份则等到2026年夏天才生效)的消息。尽管阿隆索很快就亲自辟谣,强调维尔茨并没有跟他说过转会的事,自己对此一无所知,但这在很多人看来不过是正常的回避,并不代表媒体的报道失实。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争夺维尔茨的除了拜仁,就只有皇马和曼城,利物浦“从未参与”。但正当拜仁球迷都以为收购维尔茨只剩下转会费和交易时间这两个难点,上周二突然传出维尔茨一家乘坐私人飞机前往英国与曼城谈判的消息。但第二天,德国媒体就发现维尔茨一家去英国的真正目的地,恐怕不是曼彻斯特,而是利物浦。尽管出现了如此巨大的变数,德国媒体当时的报道依旧坚持,相比于这两个强大的竞争对手,拜仁在这场争夺战中依旧处在领先或至少是平等的地位,似乎并没有太多人把利物浦的突然介入当作一回事。何况在过去两三年里,我们总是听到关于维尔茨并不打算出国,一旦离开勒沃库森就会选择拜仁的报道,而拜仁高层也理所当然地觉得维尔茨会留在德甲。
穆西亚拉和维尔茨无缘在拜仁并肩作战。
进入本周,事情彻底朝着不利于拜仁的方向发展。《踢球者》在周一指出,拜仁不再像此前大量报道所描述的那样,在这场争夺战中处在明显的杆位,不过严重威胁到拜仁领先地位的那一家英超俱乐部是曼城,而不是利物浦。但就在这篇报道发布后仅仅几个小时,曼城退出竞争的消息就传了出来。
到了周三,利物浦恐怕要横刀夺爱的消息流出。同一天,“X”上一个名叫“拜仁空间”的博主突然打破超过一个月的沉默,指出过去几周围绕维尔茨的太多报道都是误导,而事实是维尔茨已经决定无论如何都不会去拜仁,而拜仁方面也早就知道,只是依旧在试图借助媒体来混淆视听,以尽力维护俱乐部形象。尽管该博主因此遭受网暴,但仅仅两天之后,当德国各大媒体都证实维尔茨拒绝拜仁而选择了利物浦,这篇内容详尽的揭秘和分析的可信度得到了充分证实。
乌利·赫内斯的惨败
德国杯决赛当天,关于利物浦究竟是如何截和拜仁的揭秘在德国各大媒体中流出,矛头纷纷指向孔帕尼。因为相比于对维尔茨的发展轨迹和技术特点研究透彻,以及对于今后将如何使用和提高他做了详尽计划的斯洛特,孔帕尼的阐述缺乏说服力,甚至对于维尔茨场上角色的定义,跟与赫内斯为首的高层并不相同。以《踢球者》为首的几家媒体透露,孔帕尼的构想是通过变阵让维尔茨和穆西亚拉搭档“双10号”,而高层却将维尔茨视作唯一的“10号”,穆西亚拉要靠边站。
维尔茨拒绝拜仁,孔帕尼成了背锅侠。
然而,已经在维尔茨转会的报道上遭遇惨败——或者说故意掩盖真相和误导读者——的德国媒体,这个时候才出来找补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而这些揭秘内容究竟是不是跟此前那些误导性报道一样都是拜仁高层授意,大家都心里有数。将运作转会失败的锅扣在教练头上,显然是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反正孔帕尼也不是第一次“食死猫”了。问题是,假如孔帕尼的话能轻松劝退准新援,那么为什么帕利尼亚在一年前还会屁颠屁颠地加盟拜仁?谁都知道,拜仁教练在组军事务上的话语权一直相当有限,连瓜迪奥拉也不例外,更别说是他这个资历尚浅的徒弟了。更离谱的还有把锅甩给球员的,说穆西亚拉、基米希、戈雷茨卡、萨内等德国国脚并没有全力去游说维尔茨,每次被媒体问到都显得事不关己。
诚然,教练和球员的态度或多或少会对维尔茨的决定产生一定影响,但归根结底,拜仁还是输在硬实力上,据说包括了陈旧的训练设施,而真正需要担责的肯定是决策者们。事实上,这件事只是拜仁近年管理混乱的一个缩影。即便拜仁最终真的能说服维尔茨加盟,也同样会暴露出一个严重问题:现在俱乐部里说了算的那个人,究竟是谁?按照公司组织架构,运作转会的人明明应该是董事会主席德雷森、体育董事埃贝尔以及体育主管弗罗因德。但在维尔茨这件事上,由始至终都是监事会的“太上皇”赫内斯和鲁梅尼格负责推进,董事会却只能打下手,这实在是太奇怪了。
维尔茨的转会,是由赫内斯和鲁梅尼格主导推进的。
正如“拜仁空间”所指出的那样,此事失败的核心原因是拜仁——或者说是赫内斯的策略。几个月以来,拜仁一直在公开场合谈论维尔茨,使得当事人感到严重不适。而月初通过媒体发布关于维尔茨“非拜仁不去”这类明显向当事人(以及勒沃库森)施压的消息,更是摧毁了赫内斯和维尔茨一家原本亲密互信的关系。甚至到了明知利物浦已经胜出后,拜仁高层依旧授意媒体去尽力掩盖真相。当纸最终包不住火后,又把锅分给孔帕尼甚至是球员,并立即推出已经跟若纳唐·塔达成协议的消息来试图挽回一丝颜面。
借媒体的刀杀人的做法,近几年已经成为“拜仁文化”的一部分,纳格尔斯曼和基米希应该是其中最深受其害的两个。在基米希的续约进入最后阶段却被监事会叫停后,《图片报》就归咎为基米希索要高额签字费。但完成续约后,基米希明确表示自己从未索要过签字费,甚至“直到谈判的最后3周才开始讨论薪水问题”。当时德国媒体还说,拜仁监事会对于基米希究竟该踢后腰还是右后卫有分歧,更是可笑至极。球员该踢什么位置是由教练说了算,什么时候轮到监事会在上面指手画脚?
同理,在向维尔茨阐述竞技愿景时,孔帕尼的“PPT”即便真的不如斯洛特做得好,但真正让维尔茨感到迷惑的,恐怕是教练的设想跟高层相左吧。难道赫内斯们事先就不曾与孔帕尼沟通?既然不沟通好细节,那让孔帕尼出面游说有何用?再说,就算孔帕尼的计划做得再详尽,谁又敢保证维尔茨能在他手下连续踢上几个赛季?谁都知道,自从瓜迪奥拉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拜仁教练能干满两年了。而反观利物浦,克洛普一干就将近9年之久。
迪特·赫内斯承认,收购维尔茨失败令哥哥乌利非常失望。
2023年夏窗关闭后,赫内斯说过以往在转会期最后一天,拜仁就是负责去看别家笑话,结果这一次却因压哨引进帕利尼亚失败而沦为别人口中的笑话。没想到,不到两年后的今天,赫内斯自己也成了笑话。马特乌斯毫不客气地表示:“这是拜仁的失败,而对乌利·赫内斯个人来说,无疑是近年来转会市场上最痛苦的失败。”而观战德国杯决赛的迪特·赫内斯也承认:“我知道他(哥哥乌利)投入了很多精力或诸如此类。这当然令他失望,但生活还要继续。”
曾先后效力拜仁和利物浦的哈曼就说:“利物浦是一家世界级俱乐部。他们在谈判中就展现了这一点。他们已经联系了一段时间,但我们从未听到任何消息。这当然也给维尔茨一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谨慎、低调,一切都在幕后进行。”至于拜仁,则采取了截然相反的策略,并最终适得其反。
塞巴斯蒂安·赫内斯的胜利
在柏林观看德国杯决赛的纳格尔斯曼也不可避免地被问到维尔茨的转会。德国队主帅透露,他与维尔茨互发了消息,“我尽力向他提供建议,但我告诉他,我不能替他做决定,因为我的意见不一定正确。最终决定权在他手里。我没有排除任何俱乐部,我只是试着向他解释情况,并给他一些建议。”
那么在国家队教练眼中,维尔茨究竟是与穆西亚拉效力同一家俱乐部,还是去利物浦更好呢?纳帅回应道:“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最终每个球员都必须自己做决定。这事还没有官宣,但如果是利物浦,那将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因为他可以在自己最喜欢的位置上踢球,而且环境很好,俱乐部也很棒。拜仁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让他们(维尔茨和穆西亚拉)一起踢球当然很好,但即使不在同一家俱乐部,贾莫尔和弗洛也能相处得很好。最重要的是他能上场并且继续进步。”
首次入选德国国家队的沃尔特马德首开纪录,并以5球成为本赛季德国杯射手王。
不管维尔茨最终做什么决定,纳格尔斯曼这两天的心情肯定是不错的。一方面,他成功邀请到霍芬海姆旧部本亚明·许布纳来担任自己的助手,以顶替欧国联四强赛后就会卸任的桑德罗·瓦格纳。德国足协在德国杯决赛前一天官宣与这位35岁的霍芬海姆前队长签订为期3年的助教合同。另一方面,纳帅看到他刚刚选入欧国联四强赛26人名单的5名斯图加特球员,都在这场决赛中表现出色。
第一次入选德国队的沃尔特马德第15分钟就首开纪录,另一名前锋温达夫随后贡献一传一射,令斯图加特踢了不到半小时就奠定3球优势。而不到两周前对奥格斯堡时右脚踝受伤的施蒂勒,则先后为沃尔特马德和温达夫送出精妙助攻。塞巴斯蒂安·赫内斯指出施蒂勒的身体已经恢复到“接近100%”,而且“他的发挥可以做到从0到100”。施蒂勒不仅一如既往地展现纵深传球的威力,而且在激烈的身体对抗中相当强硬,丝毫看不出受到伤病困扰,最终踢了87分钟才被换下。
塞巴斯蒂安成为第3位高举德国杯的赫内斯。
到了下半场,当法国U21国脚米约梅开二度,帮助斯图加特领先到4比0之后,几乎所有人都以为比赛提前结束了。这个时候,终于轮到德国国门尼贝尔大显身手,他用3次精彩扑救,阻止了顽强的比勒费尔德上演翻盘奇迹。而在柏林主场作战的左后卫米特尔施泰特则兴奋地表示:“我彻底累坏了。情绪高涨。我无法用言语表达在这里和我们的球迷一同庆祝的感觉。我想,这就是你能拥有的最美妙的感觉吧。”
最终,这场看似强弱悬殊的德国杯决赛,打出了皆大欢喜的比分——4比2。本赛季德甲排名从第2跌至第9的斯图加特如愿通过德国杯拿到下赛季的欧联杯入场券,他们充分展示出远高于对手的竞技实力,全部4个进球都是通过标志性的高位逼抢后反击完成。而比勒费尔德则成为德国杯历史上首支决赛进球的第三级别球队,并保持本赛季每一场德国杯都至少打进2球的纪录,面对5支德甲球队(还有柏林联盟、弗赖堡、不来梅和勒沃库森)总共打进了11球,绝对配得上“虽败犹荣”一词。假如踢过德甲的边锋萨伦伦·巴泽开场第12分钟将那脚“奶奶球”打进,而不是射中横梁,德丙冠军或许会得到更好的结果。比勒费尔德的体育总经理穆策尔球员时代就效力过斯图加特两年,他表示:“我为这支球队感到无比自豪。我们付出了一切,并且从未放弃。我们踢了一场勇敢的足球比赛。”
迪特·赫内斯曾在1982年德国杯决赛中浴血奋战,拿下拜仁生涯3座德国杯中的第一座。
这是斯图加特继1954、1958和1997年之后,第4次捧起德国杯,也是自2006/07赛季德甲夺冠之后,第一次赢得顶级赛事的冠军。年仅43岁的塞巴斯蒂安·赫内斯,也成为继伯父乌利(以球员身份拿过1次德国杯,以管理者身份拿过12次)和父亲迪特(以球员身份随拜仁拿过3次)之后,赫内斯家族的第3位德国杯冠军。这还是塞巴斯蒂安继2019/20赛季带领拜仁二队勇夺德丙冠军之后,教练生涯收获的第2座奖杯。
本赛季德国足坛的两大锦标都属于赫内斯家族。新赛季,塞巴斯蒂安就会带领斯图加特,在德国超级杯上对阵乌利的拜仁。届时,赫内斯家族的悲喜,显然将又一次不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