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球奖投票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吗?
还是对评委意味着无尽的推敲、琢磨、权衡乃至煎熬?
如何理性比较赛事、球队、个人表现等各方面的关系?
金球奖投票过程中有哪些鲜为人知的细节?
就让金球奖中国唯一评委骆明为你逐一讲述吧!
王勤伯:保罗∙孔多关于“为何选贝尔而不是C罗”的观点在意大利引发不小反响,他在电视上也好几次重复阐述该论点。在你看来,孔多有关金球奖变成“二人转”否定团队、防守等其他因素的讨论,是一种有价值的忧思吗?
骆明:如果金球奖没有与世界足球先生合并,2010年选了斯内德或伊涅斯塔,2013年选了里贝里,估计孔多先生也不会对二人转如此忧虑。梅西和C罗“二人转”,除了他们本人实力超群,也与皇马巴萨对欧洲足坛的长期垄断有关,所谓时势造英雄。
至于孔多先生选了贝尔,我表示尊重。我之前在文章中就写过,投票并不是猜标准答案,而是表达自己的观点。各国主帅和队长总会投大量人情票,但孔多与贝尔无特别关系,他的文章也给出了他投票的充分理由,这就是合理的。
王勤伯:孔多说他“长久思考内马尔是否应该填进选票”让人印象很深刻。你曾有过为投票选择不定而失眠吗?
骆明:我不会失眠,因为我很早就开始考虑金球奖,其实在夏天,各大欧洲赛事和国际大赛产生冠军后,关于金球奖的归属基本就定论了,下半年只需对自己的排序进行微调。尤其是现在我的选票是由采编同事集体投票决定,我更不会因此失眠了。
成为金球奖评委是荣幸,也是责任。孔多先生在意大利名声很盛,对他金球奖选票的指摘可能格外多,我想这是他压力的根源。就像我无论投的是谁,总有人会在微博上来质疑我的选择,我能理解他们(注:骆明今年的选择是C罗、格列兹曼、梅西)。
王勤伯:过去我也和很多人一样,误以为金球奖评选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后来《体坛周报》国际部搞了模拟投票,才发现投票实际很难,要权衡的因素很多,很难做到对所有赛事的深入观察,尤其选5人的时候排序很难。在你的投票经历中,到底是选择第一还是后面的排序更需要时间去考量?
骆明:如果有一个特别令人信服的人选,选择第一就不费吹灰之力,例如2007年的卡卡,或2009年的梅西,那两年都没有大赛,卡卡和梅西在拿到欧冠后,就注定夺得金球奖。而如果那年线索过于分散,欧冠、联赛和国家队比赛各有大赢家,选择第一就困难了,定下第一之后,后面排序倒是容易了。
王勤伯:哪一年的选择最艰难?
骆明:2008年。那年我与孔多先生的烦恼是一样的,虽然我知道C罗是大热门,但既然西班牙队以惊艳的方式夺得了欧洲杯,我还是想褒奖一下西班牙队,于是第一位选了托雷斯,除了欧洲杯决赛唯一进球,他在利物浦的欧冠战役中也有不少关键进球。还是那句话,投票不是猜“正确答案”。
王勤伯:当初FIFA合并世界足球先生和金球奖两大荣誉,是否说明FIFA也严重忽视了投票的艰难程度和对评委专业性的要求?
骆明:当时两奖合并,纯粹是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不爽金球奖分流世界足球先生的影响力,以重金“买下”此奖而已。没人料到,在2010年和2013年,记者和主帅队长的投票倾向有如此大差异,后来的分家也实属必然,尤其是现在布拉特也下台了。
王勤伯:金球奖评选是否存在不同赛事之间的权势角力,英超,西甲,意甲,欧冠,国家队赛事等?我记得一直到2001年还有过利物浦捧联盟杯欧文拿金球奖的例子,内德维德(2003)、舍甫琴科(2004)、小罗(2005)拿金球奖夺得的集体荣誉是意甲或西甲冠军,像2004年德科波尔图三冠王外加欧洲杯亚军也未拿金球。但最近两三年,似乎欧冠越来越有决定意义。你是如何考察不同赛事的“难度”和“价值”的?
骆明:其实,无论是欧冠冠军,还是国家队大赛,理论上都比联赛重要。只要是欧冠冠军或大赛冠军有特别突出的“英雄”,金球就没得跑了。但如果这两项重要冠军的功臣贡献平均,没有脱颖而出的一号人物,金球则可能旁落。例如2001年拜仁称雄欧冠,就是典型的“团队成就”,卡恩勉强算是一号代表,但他在欧洲超级杯和世预赛中被欧文连续大破,金球遂归属欧文。2003年的AC米兰、2004年的波尔图和希腊,甚至这些年问鼎大赛的西班牙和德国亦是如此。而皇马和巴萨只要拿欧冠,C罗和梅西一定是各方焦点,拿金球也不意外了。
王勤伯:巴乔(1993)、欧文(2001)、舍甫琴科(2004)拿金球奖的时期,似乎金球得主并不一定是俱乐部各项赛事和国家队全面丰收,但今年C罗、梅西、格列兹曼、内马尔似乎都在评选中被“全面考察”,哈维就对此发出了质疑。你觉得“大丰收”会是未来金球评选的趋势吗?
骆明:今年的特点在于赛事很散,联赛、欧冠、欧洲杯、百年美洲杯、奥运会都有,自然所有人都会被“全面考察”,这种现象并非趋势。
王勤伯:马哈里兹和瓦尔迪也得到了数量有限的选票。这不禁让人发问,既然英超论财富和影响力是当今世界第一联赛,转播费分红甚至可以匹敌欧冠,为什么英超冠军成员近年来几乎从未成为金球奖候选热门?
骆明:英超是商业上最成功、最受欢迎的联赛,但这些年英格兰球队在欧冠成绩退步严重,英超在欧足联排行榜上跌落到第三位,故而仅凭英超冠军很难挑战金球奖。今年马哈里兹和瓦尔迪能得那么多分,已经让我意外,证明莱斯特的成就得到了评委们的认可。
王勤伯:投票阶段,葡萄牙足协在网络上发布了一段在欧洲杯夺冠之后,C罗在更衣室“演说”感谢队友、教练组的视频。这是否从侧面证明了,金球奖“拉票”已经进入数码“真人秀”时代?
骆明:这段更衣室的视频应该没什么拉票作用。有意思的是,每个赛季的欧洲金靴奖在5月季末便已产生,但这些年颁奖时间总选择在金球奖开始投票前后,显然也是为了拉票。然而记者评委每年都熟悉流程,早有打算,不会事到临头再来考虑选票。
王勤伯:《体坛周报》在C罗帽子戏法赢得马德里德比之后有一个标题《这下金球奖稳了》。似乎每年9-11月,除了媒体造势,金球奖候选人也在狂刷印象分。这个细节往往会被忽略:金球奖通常被认为是考察“上赛季”的表现,即以跨年两个夏天为边界,那么,球员在9-11月的表现是否不应该纳入考量范围?据你的观察,“秋季印象分”对最后的评选会产生多大影响?
骆明:如果上半年没有特别让人信服的人选,“秋季印象分”是有用的,这在金球奖历史上屡见不鲜,例如1995年的维阿。此外,对于平时无需关注所有赛事、接到电话才开始考虑投谁的主帅和队长,“秋季印象分”也至关重要,如同2013年C罗凭借对瑞典的世预赛附加赛表现,以微弱优势反超梅西。
王勤伯:作为“亚洲金球奖”发起人,如何比较这两项评选的投票难度?考察亚洲球员、排序和投票是否更难?
骆明:我感觉“亚洲金球奖”更难,因为亚洲赛事不像欧洲顶尖赛事那样被充分报道,同时又有不少亚洲球员在欧洲踢球,评委要全面顾及并非易事。但从这些年反馈的选票来看,评委都表现出了高度的职业素养,例如日本的田村修一先生今年在投票信中特地注明:他觉得孙兴民表现在冈崎慎司之上——虽然他的同胞冈崎慎司今年随莱斯特队拿到了英超冠军,同样是亚洲金球奖当选热门。
更多好玩有趣的体坛爆料,就在体坛+官方微博:体坛加App,体坛+官方微信公众号:体坛plus